2019年9月17日,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在京接受澎湃新聞專訪,就新中國外交70年成就、元首外交「高光時刻」、全球治理的中國貢獻、共建「一帶一路」的豐碩成果、中美關系回顧與展望以及中國周邊外交總體形勢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專訪答問全文如下:

澎湃新聞: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新中國外交走過的第70個年頭。回首過去,中國外交堅守著什麽樣的初心和使命,又有哪些精神和智慧被始終傳承和發揚著?

樂玉成:再過幾天,我們將隆重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過去70年裏,中國外交走過了輝煌的歷程,並且始終堅守著初心和使命,這就是服務民族復興、促進人類進步。歷經70年風風雨雨,這個初心使命從沒有放棄,從沒有動搖,也從沒有改變。

經過70年的披荊斬棘、砥礪奮進,中國外交取得了偉大的、歷史性的成就,也形成了許多優良傳統和歷史經驗,成為中國外交的「傳家寶」。我們堅持黨對外交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這是中國外交最大的政治優勢。我們堅持獨立自主、和平發展,這是中國外交的不變本色,表明我們不看別人眼色行事,我們挺直腰桿、當家做主,走自己的路。我們也堅決捍衛國家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這是中國外交的神聖職責,任何人都不要幻想讓中國吞下損害自身利益的苦果。這句話是總書記多次強調的。我們在國際上也主持公道,維護公平正義,這是中國外交的道義力量。特別是在當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蔓延的形勢下,我們大力倡導多邊主義、自由開放、合作共贏,充分展現了大國的責任和擔當。

還有一點十分重要,就是堅持外交為民,這是中國外交的根本宗旨。這點我多說幾句,因為很多事讓我印象深刻。中國外交無論何時都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裝在心裏,做到為民服務,外交領事保護24小時不打烊、無時差。哪裏有中國企業和中國公民,哪裏有同胞遇險遇難,我們的領保就跟到哪裏。我粗略統計了一下,去年一年,我們就處理各類領保案件8萬多起,也就是說平均每天200多起。我們還不斷提高中國護照的「含金量」,已經有72個國家給了中國遊客免簽或落地簽待遇,很多國人向往的「說走就走」的旅行正在一天天變成現實。

習總書記強調,走得再遠,我們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麽出發。我們堅守外交初心和使命,把它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我相信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之路將越走越寬廣。

澎湃新聞:您剛才說的「24小時不打烊」非常形象,我們也能感到中國外交的一舉一動都在全球受到關註。

樂玉成:我自己也有體驗,每次出國,剛下飛機就能接到領事保護的提醒,提供這個國家的相關信息,介紹我們領保工作提供哪些服務。我的一些朋友也和我說,「走得再遠,也能感到中國外交在身後支持我們」。

澎湃新聞:黨的十八大以後,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我們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之路。在您看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取得哪些重要成果,有哪些「高光時刻」?未來我們可以對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抱有什麽樣的期待?

樂玉成: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帶領我們不斷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辦成了一系列大事難事,取得了一系列歷史性、開創性的重要成果。作為這一段外交的親歷者,我深有感觸。

習總書記作為中國外交的掌舵人,始終高瞻遠矚,運籌帷幄,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主張、新倡議,形成和確立了習近平外交思想,成為中國外交的行動指南和根本遵循。同時,總書記還親力親為,過去7年出訪38次,到訪70個國家,足跡遍布五大洲。所到之處,總書記會老友、見新朋、促合作,講述中國故事,闡釋中國理念,提出中國方案,盡顯大國領袖魅力和風範。正是在總書記親自引領和運籌下,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成果豐碩,好戲連臺。元首外交精彩紛呈,主場外交高潮叠起,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地展開,「一帶一路」建設不斷走遠走實,引領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彰顯中國貢獻,我國國際地位和影響顯著提升。

中國外交的確有許多令人難忘的「高光時刻」,其中既有耀眼的亮度,也有十分感人的溫度。我印象最深的是2017年初,面對國際風雲變幻、保護主義泛起,各方都感到很迷茫,不知道世界將向何處去。習總書記出席瑞士達沃斯論壇並發表主旨演講,成為全球關註的焦點。總書記生動形象地把保護主義比作「孤島」、比作不見太陽和風雨的「小黑屋」,旗幟鮮明地倡導全球自由貿易和開放型世界經濟,為世界經濟航船指明了前進方向。所以有些媒體說,「達沃斯成了中國的主場外交」。

習主席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友好交往也有很多場景令人印象深刻。過去6年兩國元首30次會晤,每年平均5次,一起乘高鐵、看冰球、攤煎餅、遊涅瓦河,留下一段段廣為流傳的友誼佳話。今年6月15日,習主席和普京總統共同出席亞信杜尚別峰會期間,普京總統帶著專門從莫斯科空運來的俄羅斯蛋糕,到習主席下榻的賓館當面為習主席慶生。蛋糕上還用中文寫著「六六大順」四個字。這是一個美好的祝福。兩位元首邊吃蛋糕邊舉杯慶賀,共話友誼,場面溫馨感人。

這些「高光時刻」不僅是中國外交的精彩華章,更是中國大國影響力和感召力的生動寫照。

新時代的中國外交樂章沒有休止符。我們在習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將繼續與時俱進,繼往開來,不斷書寫中國外交的嶄新篇章。

澎湃新聞:當前世界局勢風雲變化,我們講「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接近實現中國夢」、「中國正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在當前的國際關系中,我們如何更好參與並引領全球治理、通過中國方案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呢?

樂玉成:全球治理的話題現在比較熱,中國參與全球治理是近幾年的事,我想用「實現歷史性跨越」來形容中國走過的歷程。曾幾何時,全球治理就是西方主導,中國充其量就是旁觀者,有時甚至是被治理的對象。但現在已今非昔比,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不僅積極參與,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引領全球治理,越來越多的中國倡議上升為國際共識,越來越多的中國方案落實為國際行動。

這裏我想用三個「貢獻」來概括:

一是貢獻了智慧。習總書記提出的新發展觀、新安全觀、正確義利觀、全球治理觀等,都是對全球治理的重大理論貢獻。特別是習總書記著眼人類向何處去、地球村如何建設等重大命題,提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牢牢占據了國際道義制高點,為人類發展指明了方向,多次被寫入聯合國決議等一系列國際文件中。

二是貢獻了力量。中國參與全球治理,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幹出來的。我清楚記得,2014年西非爆發埃博拉疫情後,我們實施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人道主義援助行動。中國在大國中第一個派包機向疫區運送援助物資。當時許多國家都從疫區向外撤離人員,而中國的醫療人員和專家都義無反顧地朝相反方向走、往疫區裏走,形成鮮明對比。王毅外長還親赴疫區考察,在世界各大國中也是第一位,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麽叫「患難見真情」。許多西非國家都對中國的義舉非常感動,多次對我們表示感謝。現在,中國已經是聯合國第二大會費國和維和攤款國,現在我們的繳費攤比到12%,20年前我在常駐聯合國工作的時候還不到1%,這是實實在在的貢獻。當然中國也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派出維和人員最多的國家。我們在推動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生效落實、斡旋朝核、伊朗核等國際地區熱點問題、提供國際公共產品等方面都承擔了大國應盡的責任。

三是貢獻了信心。信心比金子還珍貴。特別是當前世界正處於多事之秋,全球化逆流湧動,世界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各國都憂心忡忡,亟需信心支持。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保持經濟持續較快增長,本身就是對世界經濟的重大利好,大家看到中國經濟好便有了信心。同時,我們還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公布了一系列開放新舉措,我們的市場準入門檻越來越低,這是用實際行動來支持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為世界變局亂局註入了確定性,為國際體系和秩序變革增添了建設性。患難見真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在幫助別國、盡到大國的責任和擔當方面,我們從來不會退縮,更不會缺席。

有句話叫「唯有更遠才夠遠」。中國在全球治理領域絕不會缺席,將繼續堅持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堅定不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澎湃新聞:6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從「大寫意」到「工筆畫」,參與方越來越多,合作內容越來越豐富。您如何看待共建「一帶一路」當前取得的成果與將來的發展方向?

樂玉成:總書記第一次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的時候是在哈薩克斯坦的納紮爾巴耶夫大學,當時我作為中國駐哈薩克斯坦大使,在現場聆聽並親眼見證了這一重要倡議的提出。倡議一經提出,時任哈薩克斯坦總統納紮爾巴耶夫當即就表示了支持,這也是「一帶一路」在國際上收獲的第一份支持。「一帶一路」在中國新時代和世界大變局中孕育而生,已成為中國貢獻給世界的最大公共產品和中外合作的一張亮麗名片。繼2017年成功舉辦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後,今年4月,我們又成功舉辦了第二屆論壇。來自150個國家、92個國際組織的近6000名外賓參加,39位領導人出席,形成一份283項的成果清單。目前,136個國家和30個國際組織與中方簽署合作文件。這一組數字充分證明了「一帶一路」建設取得的豐碩成果,展現出了巨大的吸引力。

「一帶一路」為各國共同發展作出的貢獻有目共睹。我在不同的場合講過不少「一帶一路」的故事,今天我講一講新的故事。「一帶一路」建設有力促進了相關國家的發展權,改善了當地民生。比如,中國—埃及泰達合作園區帶動當地約3萬人實現就業,巴基斯坦卡洛特水電站建成後將為500萬人提供清潔能源。得益於共建「一帶一路」,世界最大內陸國哈薩克斯坦的農產品可以通過鐵路海路聯運經中國運抵亞太國家。哈薩克斯坦人感嘆,「哈雖遠離海洋,但中國就是哈薩克斯坦的大海」。我同來自各國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咨委會委員們交流時,他們一致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送給世界發展的一份厚禮。

「一帶一路」為多邊主義和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凝聚了更多共識。「一帶一路」倡議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黃金法則,對世界各國開放、和國際規則對接,不搞封閉的小圈子,不走地緣博弈的老路,也不搞贏者通吃的零和遊戲,這本身就是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的抵制和反對。

「一帶一路」也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開辟了廣闊前景。「一帶一路」倡議可以看作中國改革開放的「升級版」。得益於「一帶一路」,我國西部地區已從對外開放的「後衛」變成「前鋒」。「一帶一路」建設的成果也已融入中國普通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目前很多超市都可以買到來自「一帶一路」國家物美價廉的產品。我上次到重慶郊區一個偏僻的小鎮,那裏的超市居然有來自德國的商品,去年莫斯科舉辦世界杯,湖北的小龍蝦也運到了莫斯科,讓中國球迷在莫斯科也能吃到家鄉的小龍蝦,北京一些農貿市場還出現了「一帶一路」農產品專區,老百姓真正享受到了「地球村」的便利和實惠。

下階段,我們將按照習總書記提出的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要求,繼續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和開放、綠色、廉潔的理念,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向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的目標邁進,為中國自身發展、為世界經濟增長和國際經濟體系變革作出更大貢獻。

澎湃新聞:中國外交走過70年,中美關系也走過了40年。作為當前最為重要的雙邊關系之一,中美關系在「不惑之年」遇到了新情況和新挑戰。在當下的關鍵時刻,您如何看待與理解中美關系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樂玉成:中美建交40年來,兩國關系歷經風雨、砥礪前行,取得的成就之大、給兩國人民帶來的福祉之多,可以說超出了當年任何最大膽的想象,我們根本想象不到今天中美關系會如此密切。中美關系40年的發展歷程啟示我們,中美合作是人間正道,對抗沒有出路。

近兩年,中美關系遇到不少困難和挑戰,責任不在中方。根子在美國一些人抱著冷戰思維不放,把中國視為對手甚至敵人進行打壓遏制。這些人的所思所為同當今時代潮流格格不入,同中美利益深度交融的現實也大相徑庭,同兩國人民友好的主流民意更是南轅北轍。

當前中美關系處於一個重要關口。中美關系走向關乎兩國和世界的前程,各方高度關註。我們認為,每個國家都有權發展自己,中美各自的發展並不是以犧牲另一方為代價,而是完全可以並行不悖、相互成就。中方無意同美方沖突和對抗,而是致力於相互尊重、合作共贏,同時也將堅定捍衛自身核心利益。希望美方一些人不要抱著過時的冷戰思維不放,更加理性地看待中國和中美關系,按照兩國元首確定的方向和原則,讓協調、合作、穩定成為中美關系的主基調,讓兩國和世界各國人民從中美合作中持久獲益。

澎湃新聞:當前,中國的周邊外交局勢正出現越來越多的新情況,其中既有積極的層面,也難免有一些新的挑戰,能否請您盤點一下中國周邊局勢和中國同周邊國家關系?

樂玉成:周邊外交始終是中國外交的重要方向。當前中國周邊外交形勢總體是好的,可以說處於建國以來的最好時期。我們同周邊國家普遍建立了緊密的夥伴關系;同絕大多數國家劃定了陸地邊界,海上問題也得到妥善管控;同周邊國家的經貿關系大幅躍升,去年貿易總額達到1.5萬億美元,超過同美、歐國家的貿易之和。我們同周邊國家共建「一帶一路」取得顯著進展,區域互聯互通紮實推進,大項目合作不斷取得碩果。我們積極推動地區一體化,特別是中國東盟自貿區實現升級,中日韓自貿區建設也走深走實,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談判加快提速,一個覆蓋整個周邊的自貿網絡正在逐步形成。我們還致力於推動朝鮮半島、阿富汗等熱點問題解決進程,作為東亞地區大國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我們積極作為,敢於擔當,為維護周邊穩定、促進周邊國家發展做出了重要和建設性的貢獻。

在我國外交布局中,周邊居於首要位置。中國人自古以來常說兩句話,一是周邊不靖,國無寧日;二是遠親不如近鄰。我們將深入貫徹習近平外交思想,進一步踐行「親誠惠容」理念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方針,不斷鞏固同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深化互惠互利合作,不斷增進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妥善管控同鄰國之間的歷史遺留問題。我們同周邊國家關系密切,但密切不意味著沒有任何問題,可能難免也有一些磕磕碰碰、小摩擦和分歧,我們都同意,要把這些問題管控好,同時齊心協力地應對世界面臨的風險和挑戰。總而言之,我們同周邊國家有共識,就是要推動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建設一個持久和平穩定的周邊、一個共同發展繁榮的周邊。

 

一帶一路總商會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