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文化遺産遊徑深調研

  編者按:最近召開的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再次加密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鼓點,全面推進大灣區互聯互通、推動粵港澳民生領域深度合作、加強三地民生社會事業對接合作、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正從藍圖落實到行動。

  作爲粵港澳大灣區打造世界級文化旅遊目的地,建設「人文灣區」「休閑灣區」及廣東加快推動文旅融合的重要載體和抓手,粵港澳大灣區文化遺産遊徑建設正式「鳴鑼」。按照《粵港澳大灣區文化遺産遊徑建設工作方案》,今年年底前将建成孫中山文化遺産遊徑等4條主題遊徑。

  粵港澳三地文化同源、人緣相親、民俗相近,這是粵港澳大灣區文化遺産遊徑建設講好同一個故事的基礎;大灣區文化遺産要實現有效串聯、三地共建,需要強化互動合作、規則銜接和連通融通。爲此,南方日報聯合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今起推出「灣區追夢 廣東行動——粵港澳大灣區文化遺産遊徑深調研」系列報道,敬請垂注。

  從某一種意義來說,時空可以打破,曆史可以串聯。

  在廣州生活多年的香港人姚先生對此頗有體悟,「在中山翠亨村玩耍的孫中山,在香港西醫書院求學的孫中山,在澳門行醫的孫中山,在廣州大元帥府救國的孫中山……在粵港澳大灣區走一圈,就可以勾勒出偉人孫中山重要的人生軌迹。」

  這條軌迹,即将成爲粵港澳大灣區文化遺産遊徑的重要組成部分——孫中山文化遺産遊徑。與孫中山文化遺産遊徑一樣,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産遊徑、華僑華人文化遺産遊徑、古驿道文化遺産遊徑也将在今年與遊客見面。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文化遺産保護,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他強調,要系統梳理傳統文化資源,「讓收藏在禁宮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産、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都活起來」。

  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文化遺産遊徑,正是粵港澳三地系統梳理文物古迹、文化遺産,推動曆史文化資源創造性活化、創新性發展的新探索。對廣東來說,也将爲文旅融合、鄉村振興、區域協調提供不竭動力。

  新載體▶▷優質資源的有機整合和系統提升

  粵港澳地區是近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和先行地;是華人華僑最活躍的區域;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又通過諸多北上驿道連接陸上絲綢之路……散落又豐富的曆史文化遺産,正是香港人姚先生得以「用腳學曆史」的基礎。

  據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初步研究,粵港澳大灣區内部僅已搜索出的、和9條拟打造遊徑相關的點多達1079個。長期以來,數以千計的「珍珠」散落四處,不僅沒有串珠成鏈的相映成輝,其價值也被低估。

  去年10月,在澳門舉辦的世界旅遊經濟論壇上,廣東首倡提出「共建粵港澳大灣區文化遺産遊徑系統」,并獲得文化和旅遊部、港澳各方面的充分認可。這一倡議很快寫入了2019年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中,又被列入2019年全國文物系統重大工作任務和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九項基礎工作。廣東将通過孫中山革命曆史、海上絲綢之路、華僑華人、古驿道等九大主題,把價值突出、保存較好、資源豐富的相關文化遺産有效串聯起來。

  粵港澳大灣區文化遺産遊徑,正是「串珠成鏈」之「線」,是優質文化旅遊資源得以有機整合和系統提升的新型載體。

  更進一步,正如文物放在庫房就隻有無形的曆史價值、藝術價值、研究價值;但如果将其放進博物館,無形價值則會轉爲有形——發揮教化功能,甚至産生經濟效益。遊徑将曆史文化資源轉化爲旅遊産品,擴大了有效供給,形成了價值增量,從而使旅遊成爲文化的載體、遊徑成爲文旅融合的載體。

  文化和旅遊部部長雒樹剛表示,把更多優質的文化資源轉爲優質的旅遊資源,以優質的文化旅遊資源爲主線,精心打造特色旅遊産品,使群衆能夠享文化、樂旅途。

  新紐帶▶▷共同塑造新時期灣區人文精神

  粵港澳地域相近、文脈相親、同根同源,珠江三角洲肥沃的土壤,孕育出以粵劇、龍舟、武術、醒獅等爲代表的嶺南文化。千百年來,自然形成了難以割舍的情感紐帶,一起書寫了民心相通、同心協力的動人故事。

  2019年是粵劇申遺成功十周年。

  10年前,粵劇作爲一個地方戲曲劇種,能先于京劇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粵港澳三地形成合力功莫大焉。

  當時,三地聯合成立了申遺工作組,連工作經費都是三地「衆籌」——香港、澳門各出資70萬元港币,廣東投入人民币80萬元。香港知名演員汪明荃爲此曾感歎:「三地聯合爲粵劇申遺,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粵港澳大灣區文化遺産遊徑之所以同樣能夠得到三地響應,也正是因爲它所承載的是嶺南人民艱苦奮鬥、反抗侵略、向海而生、通達八方、回報鄉梓的同一個故事。這是粵港澳大灣區文化遺産遊徑得以成立的基礎,也是未來能夠有效推進的優勢。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文化遺産遊徑,又是三地聯合對粵港澳文化脈絡的再梳理,是新時期共同塑造和豐富灣區人文精神内涵的有力實踐。

  「不忘曆史才能開辟将來,善于繼承才能善于創新。」正在參與遊徑空間規劃設計的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馬向明認爲,他在做的是一項「跨越時空的規劃」,是把淡忘的故事變成人們可觀、可觸、可感的物質實體,是「讓曆史照進現實」。

  在「現實」逐步成形的過程中,三地可以聯合開展跨界重大文化遺産的保護,合作舉辦遊學等各類活動,深化區域旅遊資源共享,構建灣區統一的文旅品牌……

  香港旅行社協會主席胡景豪表示,随着未來越來越多人走上遊徑,一起對話曆史、體驗文化、享受服務,一起撫今追昔、借古鑒今,一定也會産生更多共鳴,續寫灣區故事。

  新動能▶▷文旅融合新産品有望形成新增長點

  粵港澳三地達成共識、大灣區内部合力建設的粵港澳大灣區文化遺産遊徑,無疑是個令人期待的「潛力股」。

  這是一場文化和旅遊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遊徑将「文」「旅」融合起來,無疑爲市場提供了一種新型産品,有望創造新的需求。市場已經開始「用腳投票」。嶺南控股廣之旅副總裁文爽認爲,有文化内涵的旅遊體驗日益受到消費者喜愛,随着遊徑的落地,将推出相關遊徑産品。胡景豪表示,不少人希望尋找主流景點之外的旅遊方式,相信此類産品會得到香港遊客的青睐。

  這是鄉村振興、精準扶貧的又一個重要機遇。

  文化和旅遊業在提升消費、拉動内需上具有強力作用,廣東已有珠玉在前。與遊徑異曲同工的南粵古驿道同樣是線性載體,它串聯城市和鄉村,近年經過挖掘、完善後,極大帶動了鄉村旅遊和周邊消費,創新了扶貧方式。今年五一,全省14段古驿道重點區域接待遊客達165.9萬人次,同比增長26.3%。

  這也是粵港澳三地推動規則銜接的一次嘗試。

  「一國兩制」下,粵港澳三地社會、法律制度不同。要深化粵港澳互利合作,提升互聯互通水平,促進生産要素流動,需要進一步加強政策協調、規則銜接和連通融通。粵港澳大灣區文化遺産遊徑作爲大灣區建設的組成,也需要打破空間物理隔離,統一建設标準、标識系統等。遊徑凝聚三地共識,完全可以先行先試,成爲粵港澳深化合作的「試驗田」。

  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汪一洋表示:「文化和旅遊産業都是高附加值的朝陽産業、低消耗的綠色産業,也是關聯度高的綜合性産業。」随着粵港澳大灣區文化遺産遊徑系統逐漸成形,有望爲大灣區發展提供新動能。貫徹落實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要求,廣東也将完善用好粵港澳文化和旅遊合作機制,促進文旅領域的規則銜接;加大與港澳在文旅方面合作,加強三地對外聯合推廣力度;推進完成好粵港澳大灣區文化遺産遊徑建設。

 

 

一帶一路總商會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