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全球價值鏈(GVC),是新一輪全球化趨勢下我國對全球價值鏈規則體系的新認識和新主張,是對目前經濟全球化中全球價值鏈規則體系的完善。它主張GVC下的合作與共贏,包容與接受,開放與發展。

構建包容性的GVC,需要中國由商品要素開放轉向按國際規則開放,由遵守、適應國際經貿規則,向主動參與、維護國際經貿規則的制定和嚴格執行轉變,推動世界經濟邁向更加創新、更具有活力的新格局。

嶄新的包容性的GVC,將成為中國高水平、全方位開放的新空間、新紐帶和新載體,是中國經濟增長實現中高速、產業發展邁上中高端的基礎。

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凸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眼光超前性和地位的重要性。當今中國貿易結構的多元化趨勢已經開始顯現。據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中國對美國進出口1.7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9%,其中對美出口1.35萬億元,同比下降2.6%;自美進口3993.8億元,同比下降25.7%。與此同時,中國正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積極開拓東南亞和歐洲市場。上半年中國對歐盟進出口總值為2.3萬億元,增長11.2%;對東盟進出口總值為1.98萬億元,增長10.5%。

歐盟在對華全球貿易排行榜中,已於2004年超過日本和美國,躍居首位。而且,這個排行榜中還有一個比較突出的變化,就是東盟和美國的進出口總值差距,在半年裏超過2300億元。如果這一趨勢延續下去,美國的對華貿易全年或將排在歐盟、東盟之後,處於第3位。

上述情況說明,「一帶一路」倡議是黨中央就中國建設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系的一種高瞻遠矚的宏大布局和順勢決策,是新型經濟全球化趨勢中的一種全新的空間開放觀,是中國全面轉向向東開放與向西開放並舉的一種新發展格局。這一倡議將極大地影響或決定當今和未來中國經貿走勢,決定中國在新一輪經濟全球化中的地位。

當前亟須構建包容性全球價值鏈

過去幾十年中,中國經濟開放的主要特征,從地理位置上看是向東開放,是加入由西方發達國家跨國公司所主導的全球價值鏈(GVCs)進行加工制造和出口活動。這一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我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當今世界潮流和趨勢下,現在我們註重「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向西開放,強調的是在繼續嵌入西方國家跨國公司主導的GVC的同時,主動創建各種自主性比較強的GVC,把我們過去在歐美主導的GVC下進行國際代工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經驗和教訓,以及相應的制度創新成果運用到「一帶一路」倡議的實踐中去,不僅要給中國經濟轉型發展創造新動能,而且能夠帶動「一帶一路」國家共同發展。

這就是說,我們要加強與沿線各國的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等方面的通達體系建設,構建基於GVC的各種連接關系,使不同國家之間、城市之間形成相應的貿易和投資活動的鏈條。沿「一帶一路」倡議構建GVC,是全面建設呼應「一帶一路」倡議的微觀經濟機制的基礎工作。「一帶一路」倡議下如果我們不去全力建設GVC,那麽中國企業依據什麽走出去?沿著什麽方向走出去?走出去以後幹什麽、與誰聯系?發生了經濟風險和利益糾紛之後怎麽辦,由誰來協調和仲裁?這一系列問題如果不能很好地得到解決,國家之間就不可能形成各種正常的經濟技術聯系,也沒有足夠的利益紐帶來實現「一帶一路」倡議的目標。

沿「一帶一路」倡議不僅要構建GVC,而且這種GVC在性質上必須是基於公平貿易的,是全球各國各參與主體都能受益的包容性GVC。在2016年的G20峰會上,中國政府努力推動G20安塔利亞峰會上提出的有關構建「包容的GVC」的倡議,主張要不斷凝聚成員共識,加快構建協調、包容的GVC規則體系。這是當下逆全球化趨勢盛行的背景下,重構國際貿易規則的長期而重要的目標之一。

包容性GVC,是新一輪全球化趨勢下我國對全球價值鏈規則體系的新認識和新主張,是對目前經濟全球化中全球價值鏈規則體系的完善。它既不意味著我國要全面放棄由西方主導的全球價值鏈,也並不是說要顛覆既有的價值鏈治理規則,而是主張GVC下的合作與共贏,包容與接受,開放與發展。其包容性表現在對企業來說,這種GVC應接受和歡迎來自「一帶一路」國家的不同規模、不同技術水平和不同所有制的企業,為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提供嵌入GVC的公平而開放的通道,掃除它們所面臨的各種有形和無形的壁壘。對市場和產業來說,應優化有效競爭的市場環境,反對各種形式的壟斷,強調保護知識產權和技術訣竅,發展基於先進技術的產業集群。而在宏觀的治理層面,則應面對當前逆全球化趨勢的嚴峻挑戰,更應堅定維護WTO所主導的多邊貿易體系,加快改革、創新和完善WTO、G20等全球經濟治理平台,提高GVC在國家之間的協調性和包容度。

包容性全球價值鏈對中國的影響

沿「一帶一路」倡議構建包容性的GVC,需要中國由商品要素開放轉向按國際規則開放,由遵守、適應國際經貿規則,向主動參與、維護國際經貿規則的制定和嚴格執行轉變,推動世界經濟邁向更加創新、更具有活力的新格局。這種包容性的GVC,對中國發展來說,具有下列明顯的特點:

第一,這是鼓勵中國企業加快向產業鏈中高端升級的GVC,有利於中國企業從GVC的底部向從事技術研發、產品設計、市場營銷、網絡品牌、物流金融等高附加值實體服務活動轉型。未來如果我們把「一帶一路」倡議與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結合起來,那麽長江經濟帶城市群尤其是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將會成為總部經濟集聚地區,長江經濟帶中遊地區可以成為世界級先進制造集群的配置地區,長江經濟帶上遊地區可以成為全球價值鏈上端的跨國企業總部的商務地區、會議中心、休閑勝地等。這當中,一部分制造能力可以在總部地區指揮控制下,廣泛地配置到「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

第二,這是鼓勵中國企業「兩頭在外、雙向開放」的GVC,有利於中國企業通過GVC中的微觀治理機制,向世界輸出我國豐富的、具有競爭力的制造產能,也可以通過這個GVC引進中國發展所需要的各種資源和要素。中國民營企業這些年來已經加快了在這方面的資源配置,各種投資項目進展很快。如江蘇紅豆集團在柬埔寨的工業園投資建設項目,浙江恒逸在文萊的煉化一體化項目是文萊迄今最大的實業投資、也是中國民營企業海外最大投資建設的項目之一,今年內將投產運營。浙江青山實業集團在印尼建設青山莫羅瓦利園區和緯達貝園區,總投資額將超過150億美元。

第三,這是一條可以背靠正在形成的強大國內市場,吸引全球高級、先進的生產要素的GVC,有利於我國發展創新經濟,為產業邁向中高端服務。中國過去的比較優勢是物美價廉的生產要素,在歐美控制的GVC下主要做低端制造業,研發和設計都是事先做好的,中國企業只是進行加工裝配制造,在這種國際代工模式下學不到真正的自主技術和技能。現在要素低價這個優勢隨著國內發展程度的提升正在逐步衰減,而新的比較優勢也隨之崛起,它就是中國日益壯大的國內市場規模。形成中的強大國內市場既有利於促進中國企業取得規模經濟效應和國際產業競爭力,又有利於中國企業走出去投資辦企業,廣泛吸收東道國的知識資本、技術資本和人力資本,形成新的全球分工或產品內分工格局,使中國企業從GVC低端的成員,成為全球創新鏈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建設包容性全球價值鏈要求調整經濟政策

嶄新的包容性的GVC,將成為中國高水平、全方位開放的新空間、新紐帶和新載體,是中國經濟增長實現中高速、產業發展邁上中高端的基礎。顯然,沿「一帶一路」倡議形成的基於內需的GVC,隨著治理結構的不斷創新和完善,也會極大地影響中國制造業的振興和發展進程,它將助推經濟加速進入創新驅動發展新階段,從而給中國制造安上「聰明的腦袋」和「起飛的翅膀」。為了形成這種GVC,需要經濟政策的積極配合和優化調整,主要是:

一是要在技術進步、提高生產率的基礎上,大力改革過去的收入分配體制,以培育和壯大國內市場規模。國內市場需求不斷壯大是我們建設包容性GVC的基礎和前提。進入過剩經濟時代,提升居民收入水平、消費水平和福利水平,實現消費的基本現代化,是我們用內需支持現代經濟增長的最堅實的基礎條件。為此要在收入分配體制改革上動腦筋,如承認人力資本的價值,允許科技人員和知識勞動者持股;穩定工資性收入的同時增加居民的財產性收入;增加社會福利享受範圍和分享水平,不斷壯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等。

二是要在不斷壯大的、巨大的內需的基礎上,大力推進資本市場中的兼並收購和資產重組活動,以此組建中國的巨型跨國企業,並讓其在GVC運作中發揮積極的治理作用。跨國公司是經濟全球化的開拓者和治理者。能不能形成一大批熟悉全球化規則、按照GVC運作規律做事的跨國企業,是中國參與新一輪經濟全球化並取得積極成效的關鍵。因此對於一些具有國際市場知識以及資金優勢的中國大型民營企業,可以鼓勵它們到全球資本市場去並購外國企業,並把收購後的企業資源運用於提升自己的技術水平和市場競爭力。

三是要以「一帶一路」倡議為依托,在國內重要的全球性城市建立總部經濟基地,以此管理GVC中的生產、研發、物流、金融、消費等活動,把GVC中各環節的附加價值增值活動納入總部經濟的管理控制體系。同時,要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主要城市建設GVC的節點關系,以此轉移中國具有競爭力的豐富產能。這其中江蘇省的經驗值得借鑒。江蘇開拓「一帶一路」的主要做法是政府鼓勵企業抱團走出去,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辦各種形式的經濟技術開發區。這樣既正常轉移了有競爭力的產能,又大大地降低了單個企業走出去的風險。

四是除了發展消費者驅動的GVC外,這要加入全球創新分工體系,即全球創新鏈,發展生產者驅動的GVC。其中有兩個關鍵的問題:一個是要實施最嚴厲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一個是建立面向制造強國目標的職業教育體系。前者必然激勵創新驅動,後者將重塑工匠精神,提供振興制造業的高級技能人才。(作者為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教授劉誌彪)

 

一帶一路總商會綜合